颠覆数十年的全球供应链
唐纳德-特朗普的强硬贸易战略正在颠覆全球经济秩序。在全球各地的内阁和公司会议室里,高管们争先恐后地应对 "美国优先 "议程,而这一议程最初很少有人认真对待。特朗普毫不掩饰自己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他甚至调侃道 "字典里最美的词是关税".他的政府忠实于这一口号,对来自中国等竞争对手的商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并向盟国施压,要求它们做出贸易让步。其结果是,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供应链受到了巨大冲击。
特朗普提出的贸易措施相当于美国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最大的一次关税增长。他曾考虑 普遍 10-20% 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壁垒 (对某些国家征收更严厉的关税)。虽然并非所有这些威胁都已完全落实,但方向是明确的:无摩擦的全球贸易时代即将结束。简而言之 暗示将对中国商品征收 60% 关税 - 是目前水平的五倍,这让跨国公司趋之若鹜。 "他们认为,任何对美国有巨额贸易顺差的国家都是在欺骗美国"。 一位分析师这样评价特朗普的团队。从电子产品到汽车,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在哪里采购和组装产品,以应对新的关税,避免成为白宫贸易炮火的下一个目标。
对中国、墨西哥和欧洲的影响
美国的贸易伙伴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干扰的刺痛。 中国的出口引擎已经熄火 分析师估计,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 60% 关税可能会导致 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削减一半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因此减少了整整一个百分点。即使在任何新关税出台之前,特朗普 2018-2019 年的初始关税(乔-拜登基本维持不变)就已经导致中国对美国的出货量大幅缩水。在墨西哥,赌注可以说更大。美国购买了墨西哥超过五分之四的出口产品,这一数额相当于 占墨西哥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 27%.特朗普威胁对墨西哥商品征收 25% 关税(对汽车出口征收更高的税率),此举将 "严重伤害墨西哥" 鉴于其对北方邻国的严重依赖。
欧洲也在焦急地注视着华盛顿的贸易大炮。欧盟享有 $ 2000 亿美元的对美商品贸易顺差。一刀切地提高关税可能会 使欧洲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0.5% - 德国等出口强国首当其冲。 "如果关税海啸成为现实,很少有国家会繁荣昌盛"。 经济学家发出警告。从越南(去年对美顺差达 $1000 亿美元)到日本、韩国及其他国家,依赖出口的经济体都在为更艰难的日子做准备。一些美国盟国可能会获得豁免,少数国家可能会通过以下方式获益 "根本不是中国"从中国供应商以外的多元化企业那里获得业务。但总体而言 特朗普的贸易战翻转了剧本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蓬勃发展的国家,现在正努力应对增长放缓和不确定性,因为美国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低。
生产线 "回家 "美国
特朗普的对抗策略引发了 制造业迁移 这在十年前似乎有些牵强。那些曾经放弃离岸外包的公司正在将生产转移到更靠近美国的地方--即使不是在美国本土。 "一些跨国公司将加快搬迁工作"。 经济学人》援引以下例子指出 史蒂夫-马登 (美国时装公司)宣布计划将其在中国的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地方,以及 斯坦利-布莱克和戴克该公司表示,如果特朗普加强关税,它也会这样做。事实上 在现代历史上,墨西哥首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从出口量来看。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激增(从 COVID 之前的 $320 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 $422 亿美元),而从中国的进口则大幅下降--------这表明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量在不断增加。 仅 2023 年就减少了 20%, 减少了 $1050 亿美元.美国公司和消费者也开始 "购买美国货" 美国的自给率指数在 2021 年转为上升,并在 2022 年至 2023 年间跃升了 5%。
这一趋势得到了确凿数字的证明。 重植--制造业回归美国--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最新的年度统计显示 287,000 美国的工作岗位 宣布将在 2023 年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带回或创建的项目是有记录以来第二高的一年。自 2010 年以来,累计有近 200 万个工厂工作岗位 的职位被吸引回美国(约占最初因离岸外包而流失的职位的40%)。大型企业正投入数十亿美元在美国新建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高科技产品工厂。几十年来,新工厂往往建在中国或东南亚,而如今 在俄亥俄州、亚利桑那州和得克萨斯州,起重机和建筑工人都在忙碌着. "美国制造" 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正在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现实,全国各地的工厂开业和扩建浪潮就是明证。
美国制造业的 "转移+FDI(外国直接投资)"正在激增。自 2010 年以来公布的累计就业岗位(蓝线)显示,2017 年后,转厂速度急剧加快,到 2023 年将达到近 190 万个。这表明前几十年的离岸外包趋势发生了重大逆转。
"(《世界人权宣言》) 工业复兴背后的战略逻辑 这包括两个方面:缩短供应链以提高复原力,以及抓住新技术的优势。大流行病和战争等地缘政治冲击凸显了过度依赖远方工厂的风险。与此同时,华盛顿的政策举措--从关税到联邦激励措施--都是 "推动投资,缩短供应链,提高国内复原力,加强经济安全"。 跟踪这些趋势的 "重新定位倡议"(Reshoring Initiative)指出。简而言之,特朗普的贸易姿态催化了更广泛的调整,即在美国制造不仅在政治上是可取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因此,曾经流向海外工厂的资金现在正以历史最高水平投入到美国的制造业基础设施中。
机器人的崛起美国的自动化优势
美国有能力将制造业带回国内的一个原因是,它对自动化的掌握越来越熟练。毕竟 机器人不会要求工资,也不会改变贸易谈判中的力量平衡.在过去几年里,美国工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安装了工业机器人。 近 38.2 万台机器人正在美国装配线上工作 - 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 12%。尽管制造业的总体就业人数有所增长,但各公司仍在大量投资于技术,以完成繁重的工作。仅去年一年,美国制造商就订购了大约 37 000-44 000 台新机器人 (估计数字不一),是有记录以来安装数量最多的时期之一。为电动汽车生产做准备的汽车行业仍然是机器人的最大买家,但电子、金属和塑料等其他行业在自动化应用方面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分析家认为 机器人革命 是实现特朗普在岸生产目标的关键因素。通过部署先进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美国公司可以用更少的工人进行更高效的生产,缩小与低工资国家的成本差距。整个行业正在接近熄灯制造。 "整个经济部门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例如半导体生产"。 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指出。同一份研究报告预测 "大规模破坏即将来临"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取代重复性的人类劳动,从卡车运输(美国最常见的男性职业)到基本的装配线工作等领域都出现了劳动力短缺。换句话说,制造业必须寻找廉价劳动力的旧假设正在被颠覆。 廉价劳动力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当 "生产不再需要数十亿劳动力" 自动化时代。技术、资本和原材料,再加上市场准入,将主宰一切。 美国在人工智能驱动的生产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特朗普的政策明确旨在加速这种以技术为中心的制造业复兴。他的贸易战经常被说成是为工业就业而战,但它也起到了以下作用 自动化孵化器.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间接提高进口劳动力的成本),关税 "培育本地生产的新方式".一位金融分析师认为 "迄今为止所做的一切都符合实际情况:极端保护主义--征收关税以扶持本地生产;[以及]制裁和欺凌任何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给自己的工业基础提供换挡时间"。.在实践中,美国政府限制中国获得最先进的半导体和电子产品。 制裁竞争对手的科技公司这为美国工业巩固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赢得了时间。此外,美国还通过限制移民来收紧劳动力储备,这虽然存在争议,但却给工资带来了上调压力,并使雇主更有动力实现自动化。这些措施的累积效果是,美国国内的制造业比美国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精简、技术更加先进、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程度更低。
从全球化到 "美国机器人化"
我们正在见证的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从全球化向美国主导的机器人化转变 工业。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初,制造商的策略是在全球范围内追逐低成本劳动力--在中国制造,在墨西哥组装,哪里成本最低就从哪里采购。特朗普的任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计算方法。通过 给整个系统带来压力正如一位观察家所说的那样,美国在赌它可以 "超越创新,在竞争中取得实质性领先".早期迹象表明,这一赌注已见成效。 美国工厂产出正在反弹即使在许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制造业放缓的情况下,美国的工业投资仍在飙升。美国的工业投资正在飙升,这不仅得益于关税,还得益于对企业有利的减税和放松管制。(投资者开始将资金转移到美国,以期待特朗普的企业减税政策和更宽松的规则,这帮助推动标准普尔500指数创下历史新高,即使全球股市表现落后。 "我们已经处于美国经济表现强劲[和]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疲软的交织之中"。 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专家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贸易政策正变得 "基金经理越来越难以从美国市场分散投资"。 金融资本和制造业一样,正在被更高回报的承诺吸引回美国海岸。
最重要的是 以美国为中心的新制造模式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美国在经济领域的新武器,使美国即使在劳动力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在国内进行具有竞争力的生产。这意味着生产带来的好处--工作(尤其是高技能工作)、投资、创新集群--都将在美国而不是海外产生。 "放松管制也会给美国公司带来成本优势"。 欧洲经济学家路易斯-加里卡诺(Luis Garicano)补充指出,如果美国放宽规则,降低能源成本,而欧洲却继续维持监管、 欧洲可能会 "在生产方面完全失利"。 换句话说,美国不仅仅是工厂的回归,它还在跨越式地迈向未来。 智能工厂 这将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尤其是如果他们坚持旧有的全球主义模式。
特朗普的经济民族主义曾一度被精英们嘲笑,但不可否认的是,它重新调整了格局。中国曾经不可阻挡的出口机器正在 在美国压力下放缓欧洲的工业巨头们正在重新评估其战略,而新兴经济体 越南到印度必须适应 随着贸易规则的变化。与此同时 美国制造业卷土重来 - 少靠汗水,多靠硅和钢铁。这是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赌局,但有一个清晰的叙事:在几十年向国外输送劳动力之后,美国正在 恢复供应链 并在国内引领一场高科技工业革命。这一转变可能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其影响已在美国心脏地带高耸入云的新芯片工厂和电动汽车电池工厂中显现出来。
这一转变标志着从全球化向所谓的 美国的 "机器人化" - 美国通过在自己的地盘上利用自动化和创新来引领一种模式。特朗普的贸易攻势打破了旧秩序,启动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趋势:工厂在美国本土嗡嗡作响,机器人在流水线上工作,美国站在了新制造时代的前沿。这是一场实时革命,也是一代人中的第一次、 工业之风正吹向美国.这场动荡的长期赢家和输家仍在酝酿之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 游戏规则已经改变美国不会坐等世界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