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
按主要宗教分列的离婚率:全球比较分析</trp-post-container

按主要宗教分列的离婚率:全球比较分析

亚历山大-劳森
由 
亚历山大-劳森 
 灵魂捕手
阅读 33 分钟
调查
8 月 08, 2025

导言和主要收获

离婚率--这里指以离婚告终的婚姻所占的百分比--在全世界范围内差异巨大。除法律框架和社会经济因素外,文化和宗教规范在影响人们对离婚的态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宗教为主的社会不鼓励或禁止离婚,离婚率往往低得多,而世俗或宽容的文化往往导致离婚率较高。主要启示包括

按宗教分列的离婚情况全球调查

下图 表 1 该报告简要介绍了部分国家的离婚与结婚比率,以及这些国家的主要宗教和数据年份,展示了全球的鲜明对比。随后,深入比较了各主要宗教背景下的离婚率,并分析了潜在的模式。

按国家和主要宗教分列的离婚率

表 1:部分国家的离婚与结婚比率 (以离婚告终的婚姻所占百分比,最近一年的数据),并以各国的主要宗教作为背景:

国家主要宗教以离婚告终的婚姻数据年份
葡萄牙罗马天主教47%2023
俄罗斯东正教73.6%2020
美国基督教(新教占多数)45.1%2020
土耳其伊斯兰教(逊尼派穆斯林占多数)25.0%2018
埃及伊斯兰教(逊尼派穆斯林占多数)17.3%2010
印度印度教~1%~2011
菲律宾罗马天主教~0% (非法离婚)2024
泰国佛教(上座部佛教)25.5%2005
越南民间/宗教(佛教遗产)7.0%2015
捷克共和国无主导宗教(世俗)45.1%2018

表 1: 离婚与结婚比率说明了在某一年中离婚与新婚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例如 94% 葡萄牙 意味着该年每 100 对婚姻中就有 94 对离婚)。当结婚率下降时(如 2020 年 COVID-19 期间出现的情况),这一指标可能会激增,因此在极少数情况下,数值可能会超过 100%。虽然这一比率并不能直接反映终生离婚概率,但它却是反映离婚率的有用快照。下面,我们将从主要宗教的角度来研究这些数字。

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国家

在那些 天主教 在占主导地位的信仰中,离婚历来很少见--这是因为 释义 从历史上看 法律禁令 关于离婚。天主教会禁止离婚(婚姻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只允许在特殊情况下宣布婚姻无效。许多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国家直到 20 世纪都禁止民事离婚:例如: 意大利 (1970 年合法化)、 葡萄牙 (1975 年)、 西班牙 (1981), 爱尔兰 (1996), 智利 (2004 年),以及 马耳他 (2011)最近才允许依法离婚。

这种坚定的天主教立场使得几代人的离婚率都非常低。 爱尔兰马耳他 在离婚合法化相对较晚的情况下,爱尔兰仍然是欧洲离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例如,截至 2017 年,爱尔兰的离婚与结婚比率约为 15%。在马耳他,2011 年之前离婚都是非法的;即使到了 2018 年,其离婚与结婚的比率仍然只有约 12%。

然而 世俗化和法律变革 近几十年来,在一些天主教徒占多数的社会中,离婚率急剧上升。一个突出的例子是 葡萄牙葡萄牙是一个拥有 80% 天主教人口的国家,目前是世界上离婚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2020 年,葡萄牙的离婚与结婚比例飙升至 94% - 这意味着当年的离婚人数几乎与结婚人数相同。(由于大流行病导致婚礼数量减少,使得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即使在较为 "正常 "的时期,葡萄牙及其伊比利亚邻国 西班牙 (同样以天主教为主)如今的离婚率非常高,大约为 85% 根据最近的数据,西班牙有一半的婚姻以离婚告终。这标志着与几十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这些国家在教会的强烈影响下,离婚率极低。这一变化归因于 离婚法的放宽、宗教信仰的下降以及社会规范的变化 围绕婚姻。

其他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国家显示 离婚率适中.例如 波兰 (传统上非常信奉天主教)的离婚与结婚比率约为 33%.这一数字低于欧洲的平均水平,反映出许多波兰夫妇仍然恪守不鼓励离婚的天主教价值观。同样,在具有天主教传统的拉丁美洲国家,例如 墨西哥 (截至 2009 年约为 17%)和 巴西 (截至 2009 年,离婚率约为 21%)--离婚率一直在上升,但仍然相对较低。在这些文化中,许多夫妇选择非正式分居,或即使疏远也保持合法婚姻,因为在天主教社会中离婚是一种耻辱。

A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超过 80% 天主教法律完全禁止离婚 (除梵蒂冈城外,菲律宾是唯一禁止离婚的国家)。因此,菲律宾的正式离婚率实际上是 - 只有通过宣告婚姻无效或合法分居才能结束婚姻,但这种情况很少见。这种植根于天主教教义的法律严谨性,使该国的离婚率保持在世界最低之列。在文化上,婚姻被认为是神圣和终身的。相比之下 葡萄牙 - 尽管教会反对,但离婚在那里已变得司空见惯。

摘要 天主教占多数的国家由于宗教和法律障碍,离婚率历来很低。在这些障碍依然存在的地方(菲律宾、马耳他直到最近),离婚率极低。但是,当天主教社会将离婚世俗化和合法化时,其离婚率却飙升至世界最高水平(西班牙、葡萄牙)。离婚率 天主教的 "离婚鸿沟" 由此可见:恪守传统教义会导致离婚容忍度低,而世俗文化的转变则会导致离婚率与非天主教社会相当或超过非天主教社会。

新教占多数的国家

与天主教相比,基督教新教通常对离婚持更为宽容的态度,认为婚姻是一种民事契约,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取决于教派)。许多新教占多数的国家是最早制定民事离婚法的国家之一。因此 社会和法律更早接受离婚 在这些社会中,离婚率长期以来一直相对较高。

美国在新教教会历来占主导地位的美国,随着社会接受度的提高,离婚率在整个 20 世纪都在上升。今天,美国全国的离婚与结婚比率约为 45% - 大致 每 100 次婚姻中就有 45 次以离婚告终 - 这使其跻身于离婚率较高的国家之列(在一项全球排名中,在 100 个国家中排名第 19 位)。其他新教国家也有类似的数据:例如 加拿大 (48% 的婚姻以离婚告终)和 英国 (截至 2010 年代中期约为 41%)处于同一范围。在 北欧在传统上信奉新教但现在非常世俗化的美国,离婚率也徘徊在 40-50% 左右。 瑞典例如,约有 50% 的婚姻最终以离婚告终,以及 丹麦 关于 55% - 是欧洲离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些高离婚率不仅反映了宽松的离婚法(如无过错离婚),也反映了自由的社会态度,即认为离婚是可以接受的解决婚姻破裂的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教占多数的国家、 宗教信仰依然重要 在某种程度上是如此。例如,在美国,宗教信仰浓厚的新教社区(如某些福音派团体)的离婚率往往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世俗化或文化自由的地区离婚率则较高。不过,这种差异并不大--即使是宗教信仰最浓厚的美国各州,离婚率也很高,部分原因是结婚年龄较早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总的来说、 在受新教影响的文化中,婚姻解体相当普遍,并得到广泛的容忍 与宗教禁忌较多的社会相比。

从历史上看,欧洲新教改革者(16 世纪以后)将婚姻定位为一种契约而非圣礼,这意味着 为公民离婚打开了大门.这种意识形态的转变使新教社会更快地走上了离婚正常化的道路。到 20 世纪,像 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 当天主教国家还在禁止离婚的时候,美国已经建立了合法的离婚程序。这一遗产在今天的统计数据中显而易见,即 北欧国家 (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的离婚率一直在 45-55% 左右。离婚率 英国 同样,近年来大约有 40-42% 的婚姻以离婚告终。

总而言之 新教占多数的国家通常离婚率中等至偏高(大约每 2 到每 3 次婚姻中就有 1 次离婚)。 在这些社会中,离婚被广泛接受为生活中令人遗憾但正常的一部分。主流新教教派的宗教教义通常不鼓励离婚,但在婚姻破裂(通奸、虐待、不可调和的分歧等)的情况下允许离婚,这与更宽容的民事法律相一致。因此,与天主教或印度教相比,文化上的污名较少,夫妻更愿意合法地分道扬镳。值得注意的是 世俗化 在这些国家,宗教障碍进一步减少--许多人不信教,因此宗教的反对在他们个人的离婚决定中几乎不起作用。

东正教占多数的国家

东正教(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希腊、塞尔维亚等国信奉)在离婚问题上历来持中间立场:东正教认为婚姻是神圣的,但同时也认为离婚是不道德的。 允许在某些情况下离婚 (不同于天主教的是,天主教直接禁止离婚)。从历史上看,东正教允许个人最多两到三次再婚,认为在通奸或遗弃等情况下离婚是可以接受的,尽管需要忏悔。这种较为宽松的立场,再加上各种文化和政治因素,在东正教占多数的国家产生了好坏参半的结果。

斯拉夫国家和后苏联国家 现在,东正教占多数的国家的离婚率居世界前列--这主要是由于 20 世纪的世俗化和社会动荡造成的。例如 俄罗斯俄罗斯东正教文化(超过 70% 人认同东正教),全国离婚率约为 74%.根据最近的数据,超过四分之三的俄罗斯婚姻以离婚告终,这使俄罗斯成为全球离婚率最高或接近最高的国家。同样,以东正教为主的俄罗斯也是如此。 乌克兰 离婚率约为 71% 在 2020 年。 白俄罗斯 (东正教多数派)的比例也很高,约为 60-65% 在最近的统计数字中,以离婚告终的婚姻占婚姻总数的一半。这些数字与其说反映的是宗教教义,不如说反映的是遗留下来的 共产主义时代的政教分离政策经济压力和家庭规范的变化。在苏联时期,离婚很早就被普及开来,虽然政策有所波动,但到 20 世纪末,这些社会中的大多数都已将离婚相对正常化。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当代俄罗斯及其邻国的婚姻更替率很高。正如一份报告所指出的,俄罗斯的离婚率意味着 "超过四分之三的婚姻以破裂告终",这一统计数字归因于经济不稳定和社会价值观的转变,而非东正教教义。

另一方面,一些宗教影响较强或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传统东正教国家则表现为 降低离婚率.例如 希腊 (希腊(希腊东正教占多数)的离婚与结婚比率约为 38%--低于欧洲平均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家庭结构更为传统以及教会的影响(希腊东正教尽管允许离婚,但不鼓励离婚)。 塞尔维亚 同样,截至 2018 年,约有 27% 的婚姻以离婚告终,属于中等水平。这些数字仍然高于许多穆斯林或印度教社会,但明显低于北方世俗化程度较高的东正教国家。

总而言之 东正教占多数的社会并不呈现单一模式:"...... 最世俗的国家(如俄罗斯、白俄罗斯) 离婚率与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不相上下,而 宗教性更强或更传统的东正教社区(如希腊) 将离婚控制在适度水平。东正教原则上允许离婚,这意味着与天主教相比,东正教没有绝对的宗教障碍。因此,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苏联解体后的极端离婚率更多地反映了这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动态(城市化、酗酒、贫困、性别角色的变化),而不是神学。在东正教仍然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的地方,它有助于保持较低的离婚率,强调婚姻的和解与严肃性,尽管离婚并没有被完全禁止。

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

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宗教法(Sharīʿa)一般允许离婚,但离婚的普遍程度因文化规范和法律框架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在伊斯兰教中,婚姻是一种契约,并且 离婚 (ṭalāq)虽然离婚是允许的,但如果任性而为,则常常被描述为 "真主所憎恨"。伊斯兰教的传统做法使丈夫(可以休妻)比妻子更容易离婚,尽管许多国家已经对法律进行了改革,使其更加公平。在社会上,许多穆斯林文化对离婚,尤其是对妇女的离婚持鄙视态度,这使得离婚率一直很低。尽管如此,在这些社会中,离婚的法律能力一直存在,因此当社会或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离婚可以而且确实发生了,与天主教或印度教的情况相比,宗教障碍较少。

总体而言,当今许多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报告说 离婚率和结婚率低 - 通常在 20% 下。 印度穆斯林社区 (虽然印度教徒占多数,但根据属人法,印度有大量穆斯林人口)的离婚率相对较低,而穆斯林占多数的邻国如 孟加拉国巴基斯坦 同样,离婚与结婚的比例也很低(很难得到确切的数字,但有迹象表明,离婚率仅为个位数)。举个具体的例子 塔吉克斯坦 (超过 90% 穆斯林)约有一个 10% 2009 年的离婚率。 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伊朗的离婚率历来也很低,不过近年来随着妇女权利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离婚率有所上升(尽管如此,伊朗的离婚率仍然远远低于西方国家)。

阿拉伯国家 离婚率往往较低或适中。 埃及例如,在一个以穆斯林为主的社会中,只有 17% 截至 2010 年,以离婚告终的婚姻占婚姻总数的一半。尽管离婚是合法的,但婚姻受到高度重视,避免离婚的家庭压力很大(在过去十年中,埃及的离婚率甚至有所上升,但幅度仍然不大)。 约旦黎巴嫩 在最近的数据中,这些国家的离婚率约为 26-27% - 高于南亚或东南亚,但以全球标准来看仍然相对较低。

不过,差异也很大。一些世俗化程度较高或经济较发达的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显示出 离婚率较高. 土耳其例如,土耳其虽然人口中有 99% 名穆斯林,但它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共和国,家庭法相对自由。土耳其的离婚与结婚比率约为 25% (1/4的婚姻以离婚告终),高于中东大部分地区,但仍是美国或欧洲水平的一半。 哈萨克斯坦中亚是一个穆斯林文化浓厚但政教分离的国家,其离婚率约为 34%.在 中亚 在苏联的影响下,离婚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接受--因此,哈萨克斯坦与 摩尔多瓦 (穆斯林少数民族众多)和其他国家的离婚率处于全球离婚率的中等水平(30-40%)。

"(《世界人权宣言》) 海湾国家 提出了另一个有趣的案例。在诸如 沙特阿拉伯, 科威特阿联酋随着这些社会的现代化,离婚率也在不断上升。据报道,沙特阿拉伯的离婚与结婚比率为 37.5% 鉴于其保守的声誉,这一比例之高令人惊讶。这可能是由于ṭalāq 的发音比较简单,以及城市中心年轻夫妇的观念在不断变化。类似的情况还有 卡塔尔 而海湾地区的人口比例约为 33%(2011 年数据)。另一方面,更传统的海湾社会,如 阿曼也门 离婚率仍可能较低(数据稀少,但传闻证据表明,大家庭结构稳固的地方离婚率较低)。

穆斯林世界的一个极端例外是 马尔代夫 - 马尔代夫是一个小岛国,历史上曾是全球粗离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文化上,多 次婚姻和离婚很常见,特别是在妇女中)。虽然表 1 中没有列出马尔代夫的离婚与结婚比率,但过去人们注意到这一比率非常高(马尔代夫曾有过每千人 5.5 例离婚的记录,是世界上粗离婚率最高的国家),这反映了尽管 100% 是穆斯林国家,但当地习俗却非常不同。

摘要 大多数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坚持 离婚率低 伊斯兰教义虽然允许离婚,但鼓励夫妻保持婚姻关系。耻辱感和家庭压力导致离婚并不常见(如南亚、阿拉伯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在现代化、城市化和法律改革深入人心的地方,如土耳其、中亚部分地区和海湾地区,离婚率则相对较低。 离婚越来越普遍 但总体上仍低于西方水平。伊斯兰教在离婚问题上相对灵活(与天主教或印度教相比),这意味着在社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离婚可以不受宗教阻碍。然而,实际上 穆斯林社会中的传统价值观往往起着制动作用 因此,离婚率明显低于同样现代但世俗化程度较高的社会。这种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妇女的教育、经济独立和政府法律(如为妇女提供 khula)等因素导致伊斯兰世界的离婚率各不相同。

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国家

印度教在文化上非常强调婚姻的永恒性。在印度教的传统哲学中,婚姻(vivaha)是神圣的、终生的结合。 "直到死亡" - 历史上曾有 印度古典法中没有离婚概念.虽然现代法典(如印度 1955 年《印度教婚姻法》)允许离婚,但在印度教占多数的社会中,离婚的耻辱感仍然极强。因此 在印度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以离婚告终的婚姻比例是世界上最低的.

最明显的例子是 印度印度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印度教徒的家园。印度的离婚率是出了名的低,大约为 1% 的婚姻以离婚告终根据各种研究和统计数据,印度在全球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在全球排名中,印度一直是 最低 一项分析指出,"印度的离婚率最低,仅为 1%"。尽管印度将印度教徒离婚合法化已有 60 多年的历史。离婚率低反映出,在社会上,离婚往往被视为不得已而为之,并带有社会耻辱感,尤其是对妇女而言。由于家庭压力、对子女的关心以及终生婚姻的文化价值,许多印度夫妇即使在不幸福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婚姻关系。包办婚姻仍然很常见,但通常会有强大的家庭参与,以帮助夫妻维系婚姻。

其他印度教占多数或受其影响的社会也呈现出类似的模式。 尼泊尔印度教占主导地位,其离婚率也极低(准确数字很难找到,但推测只有百分之几的婚姻以离婚告终)。 斯里兰卡印度虽然佛教占多数,但印度教徒占少数,南亚文化观与印度相似--它是世界上粗离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约为 0.15‰,这意味着只有极少数婚姻破裂(约为 1-2%)。在这些文化中,离婚通常被视为失职,社区规范不鼓励离婚。

值得注意的是 法律和经济因素 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印度,通过法院离婚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过程,这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妇女在经济上对丈夫的依赖,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也使得离婚率很低(因为离开婚姻在经济上可能是不可行的)。此外,有时会出现非正式分居或不正式离婚而分居等替代解决办法,但这些情况并没有反映在统计数据中--这对夫妇仍然是合法夫妻。

城市年轻印度教徒对离婚的容忍度正在逐渐改变但起点很低。在印度的大城市,人们的态度正在慢慢放宽,离婚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虐待或双方互不相容的情况下),但即使在城市中,离婚率与全球标准相比也很低。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不同信仰的印度人仍然对离婚持否定态度;婚姻通常被视为牢不可破的承诺。

总而言之 印度教占多数的社会对离婚的文化抵制最为强烈因此,该国是全球离婚率最低的国家。随着 ~印度约有 1% 对婚姻以离婚告终婚姻几乎是普遍现象,而且几乎总是永久性的,直到守寡。这反映了 根深蒂固 - 这主要是受印度教家庭责任和因果报应观念的影响,以及实际障碍的影响。随着社会规范的发展和妇女权力的增强,离婚率可能会逐步上升,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教文化的离婚率很可能会保持在世界其他地区非常低的水平。

佛教占多数的国家

佛教教义并不像天主教教义那样明确禁止离婚;在佛教中,婚姻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社会契约,而非宗教圣事。佛教强调和谐与减少痛苦,因此虽然允许离婚,但如果离婚会造成痛苦,最好还是避免离婚。在实践中、 佛教占多数的国家显示出中等或较低的离婚率在《世界人权宣言》中,主要受当地传统和法律结构的影响,而不是受宗教禁令的影响。

南亚和东南亚例如,许多佛教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离婚率历来较低,部分原因是保守的社会规范和父权制家庭结构。例如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70% 佛教)的离婚率极低--如前所述,其粗离婚率约为 0.15‰,仅相当于以离婚告终的婚姻的极小比例(约为 2-31 TP3T)。在斯里兰卡文化中,婚姻受到高度重视,虽然离婚是合法的,但相对来说并不常见,而且会受到鄙视。 缅甸泰国这两个国家都以佛教为主,传统上也强调稳定的婚姻,但泰国是个例外,近几十年来离婚率较高。

泰国 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为主的国家,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离婚变得越来越频繁。截至 2000 年代中期,泰国的离婚与结婚比率约为 25% (每四次婚姻中就有一次以离婚告终),这在亚洲标准中是很高的(尽管低于西方标准)。这表明,虽然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并不是障碍,但泰国的文化规范(在某些方面相对自由)允许更多的婚姻解体。尽管如此,泰国约 25% 的婚姻解体率仍远低于欧洲/美国部分地区约 50% 的婚姻解体率。其他受佛教影响的东南亚国家,如 越南这些国家的离婚率非常低,越南的离婚率约为 7% 在 2015 年,越南的离婚率为 7%,反映了浓厚的儒家家庭价值观,或许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政府对家庭稳定的促进。越南的官方管理是世俗的/无神论的,但在文化上,许多人受到佛教和儒家传统的影响,强调家庭凝聚力,这可能是越南离婚率低的原因之一(7%是仅次于印度的全球离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在佛教与其他哲学混合的东亚,我们看到 离婚率适中. 日本韩国 日本的佛教信徒并不占多数(他们是宗教混合体,有佛教、基督教和世俗主义),但他们有佛教传统。日本的离婚率约为 35% (近年来的婚姻)--属于中等水平。韩国接近于 47% 截至 2019 年,离婚率相对较高,与西方国家不相上下。这些东亚案例表明,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个性化,即使没有强烈的宗教禁忌,离婚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一旦社会条件发生变化,仅靠佛教或儒家思想并不能阻止离婚率的上升。然而,日本和韩国的离婚率仍然略低于美国或俄罗斯等地的离婚高峰,这可能是由于对婚姻和家庭的文化期望仍然存在。

大致是这样、 佛教占多数的国家并不像印度教或严格天主教国家那样离婚率极低但它们也避免了西方世俗国家或苏联解体后的国家所出现的极高离婚率--除非有其他因素将其推高。典型的范围可能是 5-30% 的婚姻以离婚告终。 柬埔寨老挝例如,印度是佛教社会,农村人口相对传统;据推测,他们的离婚率很低(准确统计数据很少,但可能低于 10%)。 不丹 (大乘佛教王国)同样重视婚姻,虽然数据有限,但离婚率很低。

总而言之 佛教对离婚的影响是间接的 - 佛教既不禁止也不鼓励离婚,因此离婚的结果取决于当地的文化和法律。许多佛教文化强调和谐、社会秩序和家庭单位,因此离婚率往往较低。在现代化和西方化扎根的地方,如泰国或东亚城市,离婚率也相应上升,但一般佛教地区仍然报告说 离婚率低于同等发达的非佛教地区.泰国(约 25%)与世俗欧洲(50%+)或中国(44%)的对比说明,文化结构中的某些因素--可能是受佛教影响的价值观或社会压力--可能会缓和婚姻破裂的程度。

世俗和非宗教社会

在那些 没有一种宗教占主导地位,或社会高度世俗化在美国,离婚率往往较高,更多的是受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人选择的驱动,而不是宗教约束。世俗社会通常将个人幸福和自主权放在首位,将婚姻视为一种个人契约,如果婚姻不再适合当事人,就可以终止。由于没有强烈的宗教烙印,离婚更像是一种正常化的生活事件。

其中一类是 后共产主义国家 在这些国家,宗教被压制了几十年,导致大部分人口世俗化。例如 捷克共和国 它是世界上最无宗教信仰的国家之一(超过 70% 无宗教信仰者),离婚和结婚的比例很高,约为 45%.同样地 波罗的海国家中欧 高度世俗化的国家报告的离婚率在 40-50% 之间(如爱沙尼亚 ~48%,拉脱维亚 ~46%,匈牙利 ~33-35%)。这些离婚率与欧洲邻国一致,反映出一旦离婚失去了禁忌,世俗社会中大约一半的婚姻最终可能会因现代生活的普遍压力(经济压力、性别角色转变、维持婚姻的社会压力减少等)而失败。

另一个例子是 中国在中国,传统宗教在政策中的作用较小(正式的无神论国家,但在文化上受儒家和民间习俗的影响)。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离婚与结婚比率大幅攀升,约为 44% 到 2018 年。快速的城市化和法律改革(中国在 2000 年代简化了离婚手续)导致离婚激增。事实上,随着耻辱感的消退,中国的离婚率在 20 世纪 80 年代至 2010 年代期间翻了两番。虽然儒家家庭价值观仍有一定影响,但年轻一代对离婚的态度越来越开放。中国政府甚至开始关注离婚率的上升,并于 2021 年对申请离婚的夫妇实施了 "冷静期"。尽管如此,中国的例子表明,如果没有强烈的宗教劝阻,一个国家可以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从极低的离婚率上升到相当高的离婚率。

西欧 即使人们名义上认同基督教,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世俗化。因此,许多西欧国家不论历史宗教信仰如何,离婚率都很高。例如 法国 (历史上为天主教徒,但现在高度世俗化)约有 51% 的婚姻以离婚告终。 比利时 (~54%)和 荷兰 (~49%)相似。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瑞典、丹麦、芬兰)经常被认为是世俗化程度最高的社会之一;它们也是离婚率最高的社会之一(如前所述,离婚率约为 50-55%)。甚至 卢森堡作为一个世俗化的天主教小国,2019 年的离婚率居欧洲之首(约为 79% 的婚姻以离婚告终)。这突出表明,当宗教信仰逐渐淡化时,经济、法律和文化接受度等其他因素就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在富裕的世俗国家,这些因素普遍呈现出离婚率上升的趋势。

有趣的是,并非所有世俗或非宗教社会的离婚率都很高,有些社会由于与正式宗教无关的文化原因,离婚率一直很低。 越南 这就是一个例子:尽管正式的宗教信仰不高,但其浓厚的儒家家庭文化却使离婚率非常低(~7%)。另一个例子是 危地马拉危地马拉报告的离婚风险较低(与越南和马耳他一起被列为 "离婚风险较低 "的国家)。这表明 "世俗 "并不自动等同于离婚率高 - 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强有力的替代性文化规范。越南的准则是家庭团结和社会和谐;相比之下,在捷克共和国或法国等地,个人选择被放在首位,因此离婚的接受度较高。

总之、 世俗国家的离婚率通常较高,因为离婚决定较少受到宗教禁令的限制.在这些社会中,人们更有可能离开不满意的婚姻,而法律制度也使这样做相对容易(无过错离婚等)。有记录以来最高的离婚率(葡萄牙约为 94%,西班牙约为 85%,俄罗斯约为 74%)都发生在宗教对个人生活影响最小的环境中。也就是说,世俗主义与文化相互影响:一些世俗社会具有强烈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其离婚率可能达不到西方国家的水平。但总的来说 全球格局昭然若揭 - 当一个社会变得更加世俗和现代时,离婚也就失去了禁忌,以离婚告终的婚姻比例往往会大幅上升。

结论:宗教与离婚--模式与例外

在全球范围内 主要宗教与离婚率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显而易见,但并非绝对。宗教教义奠定了基调--例如,天主教和印度教教义强烈反对离婚,这与菲律宾和印度等地极低的离婚率相关。与此相反,新教和世俗伦理接受离婚,离婚率较高(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约为 40-50%)。伊斯兰社会介于两者之间:宗教允许离婚,但社会对离婚有所节制,因此离婚率大多较低,但也有上升趋势。受佛教影响的文化通常也有较低至中等的离婚率。

然而 世俗化和法律变革可以超越宗教传统.值得注意的例子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国家现在离婚率居首位,而俄罗斯等东正教国家尽管纸面上宗教保守,但离婚率却非常高。这些案例表明,即使在传统宗教社会,经济因素、离婚的法律便利性、城市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也会极大地改变离婚模式。

相比之下 法律障碍 (如菲律宾)和持久的社会耻辱感(如印度和许多穆斯林社区)会使离婚率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尽管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因此,每个国家的离婚率都是由以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义,...... 宗教信仰的强度, 民事离婚法以及更广泛的 文化态度 走向婚姻。

总之,宗教在制定规范方面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对离婚的 "宽容 - 但这并非命中注定。随着世界变得更加相互关联,价值观发生转变,一些传统上离婚率较低的社会可能会出现离婚率上升的现象,而政策和社会举措也有助于稳定离婚率较高地区的婚姻。当前的全球格局既显示出对古老宗教婚姻理想的坚持,也显示出这些理想让位于新规范的快速转变。宗教与离婚的相互影响将继续演变,但了解这些模式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一些国家几乎没有婚姻破裂,而在另一些国家,一对年轻夫妇 "至死不渝 "的婚姻是维持一生还是以法庭告终的几率大致相当。

收获

世界各地的离婚法律和社会规范大相径庭,主要的宗教传统在这些差异中起着重要作用。受宗教影响较大的国家,如天主教或伊斯兰教盛行的国家,离婚率往往明显较低,而世俗化程度较高或新教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离婚率往往较高。在全球离婚率最低的国家中,许多都是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或佛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这凸显了宗教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相比之下,在世俗化程度较高或历史上信奉新教的国家,离婚相对普遍,也为社会所接受。 美国有 39% 对夫妇 最终离婚。以下是按主要宗教信仰分类的国家的离婚率模式,以及每个国家的代表性案例和趋势。

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国家

天主教教义历来禁止离婚,这在许多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国家已转化为禁止离婚的严格法律或社会污名。因此,这些国家通常 离婚率极低.例如 爱尔兰意大利 - 这两个国家都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其离婚率长期以来都是欧洲最低的。 马耳他这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直到 2011 年才将离婚合法化。 每千人离婚率为 0.8.几个天主教徒占多数的拉丁美洲国家也同样显示出较低的比率: 智利 2004 年才开始实行离婚制度,离婚率仍然很低(约为 0.9‰,大约 婚姻的 3%).在 哥伦比亚墨西哥尽管随着法律和社会观念的开放,离婚率有所上升,但天主教文化价值观传统上使离婚现象并不常见(历来低于 10-15% 的婚姻)。总体而言,以天主教为主的社会强调婚姻的持久性,并且 离婚往往会遭到社会的反对这也是全国离婚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新教占多数(和世俗)的国家

在新教教派盛行的国家,以及广义上的世俗西方社会,离婚往往是 更频繁、更被社会接受.基督教新教一般允许在某些条件下离婚,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社会制定了更加自由的离婚法(如无过错离婚),并形成了一种将离婚视为个人选择的文化。因此、 粗离婚率 新教占多数的国家是全球新教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通常约为 每千人 2-3 例离婚 每年。例如 英国 报告大致 每千人 1.9 例离婚以及北欧国家,如 瑞典 达到 千分之 2.5.美国(历史上新教徒占多数,但宗教信仰多样)的发生率同样很高--约为 1.5%。 每千人 2.4 例离婚大致相当于 婚姻的 39% 以离婚告终。这些国家的高离婚率往往与以下因素有关 个人主义和世俗态度 对婚姻的态度、更大的经济独立性(尤其是对妇女而言),以及结束不幸福婚姻的宗教或法律障碍较少。总之,以新教或非宗教为主的社会通常认为 中高离婚率这反映出文化上接受离婚是一种正常的人生决定。

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

大多数 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 传统展览 低至中等离婚率尽管伊斯兰教法允许离婚,但在许多伊斯兰文化中,社会和宗教规范极不鼓励拆散家庭。许多伊斯兰文化中的社会和宗教规范极不鼓励拆散家庭单位,这使得离婚在历史上并不常见。例如,南亚和海湾地区保守的穆斯林社会报告的粗离婚率远低于 1‰。 卡塔尔例如,美国的离婚率约为 千分之 0.7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这些低数字通常归因于 离婚的耻辱感、维持婚姻的家庭压力和法律障碍 (例如,一些以伊斯兰教法为基础的家庭法院要求调解或等待期)。然而,穆斯林世界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一些国家的离婚率正在上升。城市化、性别角色的变化以及法律改革导致中东部分地区离婚率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下国家 科威特约旦大约 35-48% of marriages 离婚率与西方国家不相上下。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外是 马尔代夫 (也是穆斯林占多数),拥有 离婚率世界最高,每千人中约有 5.5 例离婚.在马尔代夫,离婚程序相对简便(例如,传统的 "一刀两断")。 "三重塔拉克")和连续再婚导致了这一异常高的离婚率。总之,虽然伊斯兰教义重视稳定的婚姻(许多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的离婚率也相应较低)、 现代化和不同的地方做法造成了范围广泛的 - 从世界上离婚率最低的国家到接近全球离婚率最高的国家。

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国家

离婚率极高 在印度教徒占多数的社会中很少见.印度教的文化和宗教精神非常强调婚姻的神圣性--婚姻通常不仅被视为一种社会契约,而且被视为一种神圣的纽带,有望延续一生。在 印度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国家,其离婚率之低是出了名的:只有大约 婚姻的 1% 以合法离婚告终。这意味着每年的离婚率微乎其微(约为 每千人 0.1-0.2世界最低)。之所以能维持如此低的数字,是因为 对离婚的强烈社会偏见在印度,很多夫妇的婚姻都受到家族、大家庭的影响,以及包办婚姻的盛行,而包办婚姻的指导原则是家庭和社会对婚姻兼容性的期望。即使存在婚姻不和谐,印度(以及其他印度教占多数的国家,例如 尼泊尔由于文化压力,很多印度人选择非正式分居或忍受不幸福的婚姻,而不是合法离婚。法律障碍也起了一定作用--历史上,印度离婚法要求证明过错(通奸、虐待等),这设置了很高的门槛。最终结果是 印度教占多数的国家一直是世界上离婚率最低的国家传统规范和家庭结构不鼓励婚姻解体。

佛教占多数的国家

佛教人口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也往往有 离婚率低尽管这更多地是受文化和法律的影响,而不是受明确的宗教禁令的影响。佛教并不完全禁止离婚,但它强调和谐、宽容和解决冲突,这可以转化为保持婚姻完整的社会期望。此外,许多佛教徒占多数的国家都有高度重视家庭团结和稳定的文化价值观(通常与儒家或当地传统交织在一起)。例如 斯里兰卡在这个主要信奉佛教的国家,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离婚率全球最低,每 1,000 人中只有 ~0.15 人离婚.斯里兰卡的法律要求证明过错(如不忠或虐待)才能离婚,这使得离婚过程变得困难,也有助于保持较低的离婚率。类似的情况还有 越南 (佛教和民间宗教盛行,天主教徒也不在少数。 千分之 0.2.在许多受佛教影响的东南亚和东亚社会,如缅甸、泰国和新加坡,离婚在传统上并不常见,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离婚变得越来越频繁(例如,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规范的改变,泰国的离婚率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 文化和法律因素 (在这些国家,离婚率低的关键因素是家庭压力、社会鄙视和离婚程序的挑战,而不仅仅是佛教教义。总体而言,佛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普遍符合以下模式 宗教传统社会的离婚率较低 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全球概况: 按主要宗教分列的离婚率 与新教占多数或世俗社会相比,天主教、穆斯林、印度教和佛教占多数的国家的离婚率往往要低得多(通常低于每年千分之一)。每个国家的法律框架和文化态度--通常由宗教决定--在这些结果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比较未包括菲律宾的数据)。

结论

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 主要宗教与离婚率之间的相关性离婚率:植根于不鼓励离婚的信仰(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的社会通常报告的离婚率要低得多。这些低离婚率得益于 法律障碍 (例如要求证明过失或长时间分离)和 社会污名 这些文化反对离婚。另一方面,有更多 放任态度 - 这反映出人们认为婚姻是一种可逆的契约,结束不幸福的婚姻在社会上更容易被接受。但必须指出的是,宗教只是一个因素: 经济发展、城市化、教育和性别平等 这些因素也会影响离婚模式。总之,虽然主要宗教通过教义或文化为如何重视婚姻定下了基调,但任何国家的离婚现实都是宗教规范、法律和现代社会变革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资料来源

你怎么看?